近年来,人们从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中学到了一个新词——“宿便”,并且被告知,很多疾病是“宿便”引起的,清除了“宿便”人体才能健康。对此,南京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丁曙晴记者,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根本没有“宿便”这个概念。可见“宿便”并不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积存在体内时间过长的粪便。
网络上还曾流传过一个说法,“人类在近20年来,排便量下降了20%,食物的消化速度变慢了90%……人体内有6公斤的宿便。”应该说,现代人排便量下降、食物消化减慢是有事实依据的。
随着城市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特别是进入速食时代,食物更加精细,膳食纤维摄入减少,蔬菜的补给也没原来充分,所以排便和消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这恐怕是“宿便”一说的来源,但“6公斤的宿便”有点耸人听闻。这么多的粪便积存只会发生在特发性巨结肠病人身上,这类病人由于结肠特异性改变,会堆积很多大便,且不会觉得胀。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是不可能积累这么多粪便的。
除此以外,对“宿便”还有一些流传很广的说法,也多没有科学道理。
1.“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减少绒毛的活力和弹性。”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绒毛有直接吸收的功能,且绒毛能起到屏障的作用,因此粪便是不会影响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的。
2.“粪便发酵、胀气会导致酸毒症。”酸毒症主要是指脓毒血症,多在人体免疫力极低、肠道菌群紊乱、异位时发生,往往是人为破坏(如用药、大手术、急性疾病等)的结果,“粪便的发酵”没有任何道理。
3.“宿便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让身材变形。”大量粪便改变腹部形状是有可能的,便秘的病人由于有大便解不出来,系腰带的时候会明显觉得腹围增大,但脊柱的形状是改变不了的。
严格地讲,所谓排不出来的“宿便”更多发生在便秘病人身上。这里应该澄清一下,到底什么情况算便秘。目前肛肠科医生公认的是,每周大便>3次,量也相当,就不算便秘;有的人一天大便次数≤3次,没有明显的拉稀等情况,也算正常。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每天“吃得下,睡得香,拉得出”,这当然属于最佳状态,但一般只有约20%的人能做到每天排便。所以,大家不要盲目担心“宿便”的问题,甚至将其危害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