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藏香猪
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对于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仲达乡塘达村的江永菜加来说是令人难忘的,在他身上发生了太大的变化。通天河畔第一次建起了生猪养殖基地,不仅让这个昔日村上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月薪4000元的上班族,更是燃起了全村人致富的希望。
地处玉树市东北部的塘达村平均海拔3600米,全村539户中,贫困户占30。作为全州为数不多的半农半牧区之一,青稞和土豆是村民们普遍种植的农作物,种地成了当地人除了挖虫草之外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我们乡上的四个村里,塘达村一直发展得不错。但村民收入来源不广,思想观念保守,有致富的想法,却缺少发展的门路,怎么能在精准扶贫的队伍中走到前面,是个问题!”仲达乡乡长阿俄说出了症结所在。而这,也是一直结对帮扶塘达村的玉树市政协所思考的问题。
几番思虑,塘达村的发展轮廓在玉树市政协主席梁玉龙的脑海中逐渐清晰:建立养猪基地,主打生态牌。他的理由十分充分:离市区75公里,交通便利;传统青稞种植,有农业基础;气候、海拔适宜藏香猪养殖;目前全市没有养猪基地,猪肉全由外地供应,市场前景广阔。
可是,梁玉龙也有他的顾虑:养猪这件事,村民能接受吗?
生格是村上的老书记,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着实吓了一跳。“要想建基地,先得改变村民的观念。”
3月初,一个由第一书记、村干部、乡领导、政协主席组成的“动员小组”迅速形成,挨家挨户做工作,给村民算“经济账”。在一个月后召开的村民大会上,建立养猪基地的扶贫方案全票通过。
5月,争取的60万项目资金到位,生态生猪养殖场开始建设,并购买了20吨生猪饲料。6月,基地迎来了100只藏香猪。
基地一建成,经过培训的江永菜加就成了饲养员,为了方便他的日常生活,市政协还筹措资金给工作人员搭建了生活用房。“除了日常的喂食,我们每天都会将猪仔放出来,在外面活动。”顺着江永菜加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基地不但有现代化的猪舍,还有一片近300平方米的“花园”。“我家没有耕地,也没有牛羊,之前一家人的生活都靠我出去打零工。现在我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藏族乡里建猪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其中不乏饭店和餐厅的老板前来询问价格和出栏时间,这让之前还有些担心的生格喜上眉梢。 “这么一看,销路确实不成问题。”
“其实,虽然有些冒险,但在塘达村建养猪基地这件事并非是仓促决定的。我们定点帮扶近20年,一直都想通过项目、产业扶贫达到‘造血’的目的。按照目前的情况,生态养猪产业基地到年底能够收入20多万元,全村16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根据市场行情,明年我们再继续扩大规模。”梁玉龙告诉记者,等到养殖经验成熟,他们就发展个人养殖,按照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运营,充分带动村民致富的积极性。
“在玉树,仲达乡的土豆名气可不小,为了继续发挥这种优势,我们争取到了40万元的项目资金为村上修建了一座400平方米的蔬菜存储地窖,方便村民储存土豆。还在河上搭建了3座水磨坊,这样能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第一书记”索南才加笑着说。
采访结束时,记者忍不住问道:“其实,在一开始你们也可以继续发展牛羊养殖,为什么费尽周折走这步棋?”
“经过反复的调研和考察,养猪的经济效益要更高,而且正是因为选择牛羊养殖的比较多,所以我们的市场空间才更大!”梁玉龙回答道。
记者感言
在这次采访中,有一个词被反复提及,那就是冒险。项目实施之初,帮扶单位的所有人都在考虑同一个问题:如果村民不认可,怎么办?建养猪基地,客观条件十分成熟,可塘达村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也没有能够模仿的做法。再加上村民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这条路,不被看好。
关键是工作做到位。本着这样的一个原则,玉树市政协坚定信念,在精准扶贫的工作中,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采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十分艰难,面对非议,一次又一次地动员、劝说,工作组没有想过放弃,大家都不愿让塘达村错失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而这,又让记者想到另一个词语:担当。
友情链接